唐淮源·年谱
  • 1910年--1916年
  • ⊙1910年,唐淮源从讲武堂毕业后,参加辛亥云南“重九起义”。先后担任排长、连长之职。1916年,袁世凯窃国称帝,云南举兵护国,唐淮源跟随蔡锷入川作战,任营长。后来提升为步兵第五团团长,后又调到宜宾县任县长,继任第十五旅旅长。
  • 浏览:12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唐淮源·年谱
  • 1922年--1938年
  • ⊙1922年到广州,追随孙中山革命,转战大江南北后入江西。1927年,任南昌军分校教育长,后调第三军十二师任副师长兼三十五旅旅长。1932年,升任第十二师师长。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,参与冀北、晋西南多次战斗,升任第三军军长。1938年,奉命守卫中条山。中条山是山西门户,守住中条山就可不失山西。唐淮源率第三军驻守中条山的四年中,屡挫强敌,表现十分英勇顽强。1938年以来,日军多次进攻中条山,均失败而归。
  • 浏览:11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唐淮源·年谱
  • 1939年--1941年
  • ⊙1939年4月,母亲去世,唐淮源回到江川安葬母亲,又匆匆返回中条山阵地。1941年5月,日军从华中、华北调集了八个师团、九个旅团、一个骑兵团、百余架飞机及若干特种兵部队,总数达二十余万人,大举向中条山扑进。中条山阵地被截为两段,第三军不能互相呼应,黄河南北岸被日军控制,不能渡河增援。 由于敌众我寡,许多抗日将士在激战中先后殉国。国民党命令第三军撤退。但唐淮源认为不能让祖国山河沦陷,就命令各师以团为单位,化整为零,抵抗敌人的进攻,并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。但战局日益恶化,第三军完全陷入日军包围,将士损伤过半。唐淮源率部队经力战冲杀,到达悬山。这时马蹄沟、水泉沟、大寺评等地的敌军追踪而至,急剧围攻。唐淮源三次想突出重围但没成功,官兵弹尽粮绝,伤亡很多。在日军紧逼的形势下,唐淮源不愿落入敌手,于是在悬山上自杀,享年55岁。
  • 浏览:12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唐淮源·年谱
  • 1941年--1942年
  • ⊙1941年,国民党江川县党部奉命于县城东门营造唐公祠,供奉陆军上将唐淮源将军牌位及肖像。同时,县长亲自主持了在县立初级中学隆重举行的追悼大会。1942年2月2日国民党政府明令褒扬陆军上将唐淮源,并将唐淮源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,以表彰英烈。
  • 浏览:14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唐淮源·年谱
  • 1986年
  • ⊙1986年12月18日,江川县委、县政府在江川举行集会,隆重纪念国民党陆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诞辰一百周年,同时,追认他为革命烈士。
  • 浏览:12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纬度
经度
缩放
注册|登录|帮助|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