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君宇·年谱
  • 高君宇生平年表
  • ⊙选自:《高君宇传》(牛崇辉/王家进著,北京:中共党史出版社,1999.4版,292页:ISBN 7-80136-327-2:¥20.00)
  • 浏览:18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0
    [一级定位]
高君宇·年谱
  • 1925年 (29岁) 下
  • ⊙3月6日凌晨,因患病医治无效,不幸与世长辞。年仅29岁。 不久,党组织以北京大学学生会名义在北大三院礼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。《向导》、《中国青年》、《北京大学学生周刊》纷纷发表悼念文章,对这位卓越的革命家、理论家表示沉痛哀悼。并根据本人遗言,战友们将他的遗体安葬于北京陶然亭。
  • 浏览:25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高君宇·年谱
  • 1925年 (29岁) 上
  • ⊙年初,高君宇虽卧病在床,但他仍关注着党的事业,关注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。病未痊愈,就急着要求出院,在他的一再要求下,院方同意他提前出了院。他出院后,曾移住于北京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内,带病坚持工作。 1月,高君宇抱病以《向导》周报编辑的身份列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,会上与周恩来进行了诚挚的交谈。会议结束后,受周恩来之委托,路经天津,面见邓颖超,为这对久别的战友传递了书信,此后,返回北京,继续为“国民会议促成会”的召开积极奔走。 3月1日,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会议开幕,高君宇被选为“促成会”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。他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日以继夜地工作,深受孙中山和李大钊的信任。由于劳累过度、急性阑尾炎发作而住进协和医院。
  • 浏览:26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高君宇·年谱
  • 1924年 (28岁) 下
  • ⊙8月10日,当国民党中央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,国民党内左右两派的斗争达到白热化之际,高君宇在中共北方区党委机关刊物《政治生活》上发表《国民党左右派的分化》。文中列举许多事实,揭露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动言行,向国民党左派敲响了警钟,要求革命者提高警惕,防止右派搞阴谋,号召与一切破坏革命统一战线的言行做坚决的斗争。《政治生活》为此文加了编者按。指出,这篇文章对国民党广州会议起着清醒剂的作用。 9月22日,高君宇奉中央的指示,乘海轮由上海赴广州。途中他给女友石评梅写来长信,表明了革命者对待事业和爱情的态度。信中说:“我是有两个世界的,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。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;在另一个世界里,我是不属于你,更不属于我自己,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。”高君宇到达广州后,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。 10月,英帝国主义唆使陈廉伯组织“商团军”在广州发动反革命叛乱,高君宇协助孙中山投入平叛战斗的指挥工作。战斗中,他乘坐的指挥车被流弹击中,高君宇中弹负伤,但仍坚持指挥,直到战斗胜利。 11月下旬,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谈国事,高君宇随孙中山离开广州,先期到达北京,并协助孙中山起草了《北上宣言》,因积劳成疾咯血不止,住进了德国医院治病。这期间,为准备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,继续努力以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。他虽已卧病在床,但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,在住院期间,石评梅经常前去看望、照料。
  • 浏览:31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高君宇·年谱
  • 1924年 (28岁) 中
  • ⊙5月21日,反动军阀派军警搜查高君宇住地北京腊库胡同16号,高君宇机智地将党内文件销毁,化装成伙夫,从容撤走,脱离危险。 5月下旬,高君宇摆脱军阀政府的通缉,回到太原。在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建立了党小组,这是山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。太原党小组成立后,吸收了一批优秀青年入党。不久,中共太原支部成立。此外,还利用同学关系,与山西地区国民党的负责人苗培成进行了商谈。 6月5日,高君宇在太原完成建党和促进国共合作的任务,由于山西军阀阎锡山追捕甚紧,离开太原回静乐家乡,解除了过去的婚姻约束,然后机智地抵达上海。 7月,高君宇由上海抵达广州,参加了我党领导的为取消英帝国主义歧视中国工人的条例——《新警律》斗争,组织沙面工人大罢工,并与其他同志共同组建了广州地区的工人武装——工团军。
  • 浏览:20【定位
    修改】【取消
  • 次序:88
    [一级定位]
1/9页 1 2 3 4 5 6 7 8 9 向后>>
纬度
经度
缩放
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,2000-2025
注册|登录|帮助|快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