⊙
国民政府军政部军需学校
站长 王坚 撰稿
军政部军需学校,原为北洋陆军军需学校。
1928年7月国民政府接管,迁南京。
校长张叙忠(1927-1935任)。
蒋中正(1935-1949兼)。
1949年迁台,改称“国防财经学院”。
1944年已毕业13594人。
1937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,8月军需学校奉令迁移至江西吉安,不久又迁往至四川江北。1938年5月因敌机轰炸猖狂,又迁至巴县蔡家场。
1938年长沙军事会议后,军需署呈准办理军需训练班。1939年2月正式成立,班址设于磁器口小杨公桥、军需署署长周骏彦、副署长熊仲韬分任正、副主任。该班第一、第二期学制4个月,第二期分甲组、乙组,并在湖南衡阳设有分班,衡阳分班和第三、第四、第五期学制均为5个月。该班办至1941年2月第五期结业结束,结业人数共2276人。1939年8月军政部会计处呈准设立计政人员训练班,班址借用学校江北旧址,由会计长陈良主持,该班共办了4期。第—期学制5个月,第二、第三期学制4个月,第四期学制6个月,第三、第四期分学生、学员2个班,该班办至1941年3月结束,受训人员达1644人。
1940年8月为统一教育,先后结束各短期训练班,筹办学员班第十期,学制定为1年。因交通梗阻,遂在西安、桂林另设第一、第二分校,倪墨芗、陈达勋分任主任,两校于1941年3月成立开学,1940年末教育处长靳敬箴他调,魏文海继任。
1942年3月该校改隶军政部,并设校务委员会,委员6人,以军政部总务厅厅长(兼委员会主席)、军需署署长、会计长、军粮总局局长、军务司司长、军需学校教育长(兼)任之,负关于教务、行政及一切重要教务设施研讨决定之责。同时成立初级干部训练班,以许水痕为主任。该班共举办2期,在校本部和两个分校同时举办,招训初中毕业学生。除第二期第一分校学制为8个月外,其余均为17个月,两期三处结业人数共1807人。磁器口本校初级干部训练班第二期毕业后,后方勤务部在原址举办库职人员训练班,将毕业学生续训3个月分发后勤所属机关服务。
1944年驻豫军官团经理班奉令并入本校,列为军需教育班第三期,是年9月桂林失陷,第二分校奉令内迁。
1945年2月国民政府决定缩减机关单位,第一、第二两分校奉令归并本校,同时该校奉令改隶军需署,8月修改本校编制,在教育长之下,分设教育长办公室、人事科、教育处、研究处、军需处、军医处、总务处、总队部8个单位。校长仍由蒋介石兼任,校务委员改为5人,以军政部总务厅厅长、军需署署长、会计长、军务署署长及军需学校教育长(兼)组成。教育长由墨林翰连任。3月教育处处长魏文海调军需署,遗缺以吴文权接充。
抗战期间,学生班、学员班各期概况如下:
学生班,第十期,1939年2月毕业,66人,第十一期,1939年10月毕业,67人,第十二期,1939年12月毕业,68人。第十三期,1940年6月毕业,121人,等等。